在云南的万水千山中,我们的祖先们为了生息繁衍和生存发展,用双手扒开盘根错节的掩埋,用双脚踩出一条条冲破生存界限的原始小道。这些羊肠道在原始交换的愿望中,被拓修成了民间的商道。随后,官府为了加强统治,在原有民间商道的基础上不断的拓宽和整修,有些地段上还铺上了石块便于车马行走。跨革囊而入的元朝大军面对滇云的峻岭深壑带来的重重阻隔,为不耽误战机,元朝的统治者效仿着汉人的做法,开辟了驿道,组建了护卫军,还用上了马、驴、牛、船等运输工具,以便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同时,沿途置立了站赤,这样过境的官员使臣及传递军情的通信兵也有了休息之地。
元代极盛时期,云南共设立了78处站赤于主要的交通干线上,每隔10里到50里便有一个。此后,明承元制,清袭明法,到了清朝末年,云南的驿站已有81处,下附设415个急递铺。每个铺都有一个铺头统领着五六个铺卒,重要的地方,铺卒多达十五六人。每10个铺还有一个邮长执旗挂帅。文书和军报刚一到铺,铺卒便腰扎系有铜铃的皮带,手持缨枪,夹着蓑衣,挥挥鞭子,骑马出发。一骑绝尘,历史的车轮在扬起的尘埃中滚滚向前……
云南的崇山峻岭没有阻隔人们穿越屏障的信念,清朝末年,昆明城里陆续出现了“民信局”递送民间书信。所谓“民信局”或者“民局”、“民邮”,其实是老昆明民间对此类机构的俗称,区别于官府驿站和后来出现的“邮政官局”。而实际上,老昆明并没有直接使用“民信局”这类字样作牌号的民邮。晚清年间老昆明出现的一些民间邮政行业多有自己的名号,如“松柏长”、“祥合源”、“麻乡约”和“长夫行”等。当时的所有邮件全靠人挑肩驮,凭着一副肩膀和一双脚,穿行在云南的山山水水之间。所递送的信件用几层油纸包封起来,以防途中受到雨水的浸湿,同时还要在上面缚上一块小木板,万一不慎落水也不会沉没。挑信时,则是将信和包裹紧紧绑在两头向上翘的扁担尖端,这样更利于送信的脚夫翻山越岭。
早年送信脚夫的邮路生活并不轻松,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天气变换,时常餐风露宿、孤独难渡。
1896年初清政府在全国24处设有海关的地方都设立了海关邮局,蒙自为其中之一。这年在蒙自设立了海关寄信局,1897年2月20日,寄信局改为大清蒙自邮政总局,正式开始对外办理业务,这便是云南的第一个近代邮局。
褴褛的脚夫们摇身一变成了官家的差役。大清蒙自邮政总局为了使跑邮路的邮差们衣着整齐,显出大清的威仪,专门设计了邮差的制服。一个挑着扁担的精干身影在这碧草连天的荒径渐渐清晰起来……深绿色的棉质衣裤,头上裹着头巾,头巾前面钉有一枚特制的刻有“大清邮政”字样的闪亮徽章,外衣的胸前,用白布缀上了“云南邮政”四个字样,后背上还有用红布缀上的“大清邮政局”的字样及编号。从民邮到官邮,云南土地上的邮政事业逐渐走上了正轨。
1910年,“云南府(今昆明)大清邮政总局”设立。蒙自降为邮政总分局,隶属云南邮政总局。我馆珍藏的一批清代“蟠龙”邮票,从其邮戳来看,可以大致对云南的邮路发展有所了解。
根据《清代邮戳志》记载,云南省原分蒙自、思茅、腾越三个邮界,1901年云南府(昆明)设局时属蒙自总局。1910年改云南府为总局,蒙自、思茅、腾越三处为副总局。
1905年局所地名如下:
蒙自总局所地名:
云南府
临安府(石屏州
楚雄州
广南府(剥隘
曲靖府(马龙洲
开化府(河口)
东川府
安顺府(郎岱)
兴义府(普益)
思茅总局所管各局:(均隶云南省)
思茅厅
普洱府(磨黑
腾越总局所管各局:(均隶云南省)
腾越厅
大理府(下关)
蒙化厅
永昌府(龙陵)
丽江府(鹤庆州
永壮厅
1912年邮局地名如下:(另代办96处不在内)
总局: 云南府
副总局:蒙自县
邮局:河口
内地邮局:石屏州
云南府
开化
1904年开始启用干支纪年邮戳,分为三格式和腰框式两种。
1901~1910(光绪二十七年~宣统二年)发行,伦敦版蟠龙邮票,面值1分,赭黄。单线腰框式中英文干支邮戳,上格为英文邮局名“SHIHPING”;中格为时间“己酉 三月二十”(宣统三年,1911年);下格为中文邮局名“石屏”。
个旧厂嶍峨(今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