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笔者曾多次被邀请参加一些钱币拍卖前的鉴定;也多次参加一些群众性有关钱币知识的咨询活动。均发现大量各种形式的赝品。回顾邮币市场,也确是赝品充 斥,致不少人受骗上当,不久前一钱友花了数万元买了一大堆早期银币,结果除一些极普通的是真品外,其余稍稀少的都是赝品。气愤之余,他发誓再不收集银币 了。面对形形色色的伪币,在同好鼓励下草此短文,期望集币爱好者提高警惕。
据笔者所见,伪币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一、仿造币 此类赝品是最常见的,它是按真品仿模制造。
目前发现的仿制品种,既有以非贵金属仿造金银币的,也有以真金白银仿造一些早期珍稀金银币的。近年来发现的真金仿造币就有1862年我国新疆的“阿古 柏”(yaakub)金币(又名铁勒金币Tilla)、1912年孙中山像开国纪念金币、1916-1917年云南唐继尧像金币、1925年云南滇金金币 等多种。真银仿造的银币就更多了,大多是清末民初的稀少地区及稀少年份的品种,如清代的奉天、陕西等地的“龙洋”、云南和台湾早期的银币、民国期间的“袁 大头”甘肃版及签字版、民国21年帆船银元及中华苏维埃时期的银元等等。而一些珍罕铜币、镍币也有多种被仿造,常见的如广东“五羊”仙、民国7年2仙铜币 等。一些珍罕古钱币就更多被“克隆”了。
长期以来境外一些金饰店就常以一些历史金币为模,微缩制成冥币(陪葬用)及用于项链、耳环等的坠 子,常见的有仿日本明治或大正时期的金币、英国“剑马”金币、美国“鹰扬”金币,甚至还有我国熊猫金币的。这些仿造的工艺品在境外是仅以金饰品出售的,但 一些不良之徒带回国内,却以历史金币欺骗收藏爱好者,应引起高度注意。
值得注意的还有自上世纪初以来,一些国家将其本国一些历史贵金属币重 制,有利用留存原模的,有重制仿模的,据说是为了一些收藏者需要而重制。目前常见的有:1915年奥地利“杜卡特”(Ducat)金币、英国“索维林” (剑马)金币、美国自由女神金币、墨西哥胜利女神币等。而最负盛名的是1780年奥地利的玛丽亚·特蕾西亚银币,据说重制数已超过8亿枚。这些重制币原始 售价为BV(金廉价)附加5%-10%,且在《世界标准目录》中是有说明的,故不应列为仿制伪币,但同样被一些钱商带到国内冒充原制币以欺骗钱币爱好者。
二、变造币 变造币是以真币变(改)造的,因而它的欺骗性也较大。传媒时有报道一些诈骗犯以变造币行骗,如将低面值美元、港币改造为高面值,将已贬值废用的外币加印成港币、美元、英镑等行骗。而更多的是通过变造,欺骗收藏爱好者。主要形式有:
1.将正常币变造为错版、变体币,如面值、银行名称、图文等倒印、移位,甚至双面图文一样等。这都是剪挖凑拼变造的。也有利用连体(连张)钞票发行,随 意剪裁成各种形式的裁切错误变体的。历史钱币也有以普通常见的分割、接合为“合背”、“合面”、“异版背面”、“异位”等错、变体币。
2. 将普通常见币变造为珍稀版别币。这种手法很早以前已有,故收藏爱好者常因这种变造币的包浆古朴、变造地方锈蚀自然而放松警觉。这类变造币常见有两种形式: 一是加植图文。常见的如以普通民国三年“袁大头”银币加植“甘肃”或“签名”成为珍罕版别。二是改变年份,如将普通的民国23年帆船银圆改变为珍罕的民国 21年,将民国18年孙中山像贰毫银币变造为民国13年、民国17年等珍稀年份。不久前也发现了将1984年1分人民币变造为1981年的,此外也有人将 铅铜币镀金镀银、将银币镀金等作试模样币行骗的。
3.早期有人将贵金属币(特别是金币)酸洗、锉边挖空(补填以铅、锡等)以盗取币上贵金属的。但由于这种工艺要求高,易露出破绽 且获利不大,故此种变造币近年来已较少见。
三、臆造币 此类伪币纯属无中生有。近年来国际上曾出现出于政治目的的臆造币,如1995年曾出现的有墨索里尼、希特勒头像的臆造币,是国际上一些纳粹分子为其主子招 魂。臆造币更多见于历史古币,如清代西藏“宝藏”中的“康熙宝藏”、广东“寿”字半两银币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手工打造钱就更多了。这些臆造币常被冠以“不 见经传之品”、“待考品”,在尔虞我诈的遗老遗少式的“藏家”手中流传;有些还煞有介事的被封为“孤品”、“珍品”,甚至还被收录在钱谱中,但被钱币学家 考证证实为臆造赝品。
辨伪要点
钱币范围很广,品种繁多,作伪手法也多种多样,变化莫测,特别是当代高新技术普及应用,赝品逼真度更高了。钱币辨伪需要长期实践,多方面累积经验,方能有所体会。笔者认为能掌握“三多”、“三辨”,对钱币的辨伪是有裨益的。
“三多”:多注意信息,了解当前赝品情况,以便随时多加注意;多阅读文献、资料及与同好交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对比,以可疑品与真品或可靠图谱、具权威标准的目录进行对比,找出异点。
“三辨”:辨材质,自然要了解真币的材质及特点方能对比可疑品;辨型制,如大小、厚薄、重量及图、轮边特征等;辨异(疑)点,如焊点、污垢、锈蚀区、凿痕、划痕等。不要放过任何哪怕是微小的可疑处。
其实心理上防伪比辨伪技巧更为重要,如不要盲目猎奇,勿贪便宜,勿轻信等。尤其是对自己不熟识之品更应高度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