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 徐长林
我国古钱币历史悠久,历朝历代品种繁多,每一种古钱币,凡有钱文者,当在铸行时,其钱文读法就自有定规;只是,朝代更迭,史事浩繁,铸币大都无史料留存,在钱文读法上出现一些差异,甚至误读,已成为古钱读法的一个问题。为此,潘懿先生的《古钱读法辨》对古钱币钱文格式的定名、钱文读法示例作了明晰的阐述,并就“两读皆通”之说提出了高见,读后获益匪浅。
正如潘文所指出的“中国文字的特点之一是每个单字几乎都有独立的字义,构词行文又多用排比对偶,因而极行造成‘两读皆通’的现象。”因此常有一个词语铸于不同的钱体,钱文读法、次序也会不一样,似可认为是一词二用,读法不同。
比如,潘文读法示例中的一枚吉语钱“天下太平”背“三多九如”的“三多九如”在此钱上用的读法为上左下右左旋读;而同样的词语“三多九如”在笔者所藏的一枚吉语钱作为面文“九如三多”则为对读,与此钱背图纹对应。(见图)“三多九如”与“九如三多”意思一样,只是铸于不同的钱币,读法次序不同,也正是我国古钱币钱文艺术的一种妙趣。由此,笔者试读这枚“九如三多”吉语大钱。
此钱面文“九如三多”对读,书体为兼有楷意的潇洒自如的行书,“三多”与“九如”皆为“俗语”。我国汉语,惯用词组和语句,丰富多彩,简练生动,常常能表达丰富的内容,为人们喜闻乐用,如成语、谚语、格言、俚语、歇后语,其中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常挂嘴边,则被通称为“俗语”。俗语“三多”与“九如”都各有其出处。
“九如”出自“(毛诗):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此诗之九如今祝人之辞曰九如本此。”(《俗语典》上海书店印行 1983年8月第一版第102页)显然,此“九如”为:如山、如阜、如岗、如陵、如川、如月、如日、如南山、如松柏,其本意是祝贺人的颂辞。我国苏州还有老街巷名为“九如巷”“三多巷”。
“三多”出自“《玉海》:杨文庄言曰学者当取三多乃看读多持论多著述多也俗云多福多寿无所出华封人但言多男不可强合。”(同上第39页)显然,古人所说的“三多”原指治学著述,要看读多、持论多、著述多,不可勉强与民间俗称的“多福多寿多子”相合,我国民间就有不少人给子孙起名为“三多”的。其实,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多”,大都与“多子多福多寿”相连。
“九”是一个数目,以一为起点,分别从“二”加“七”、“三”加“六”、“四”加“五”至“八”加“一”,均可得到“九”;如是乘法则“三三”得九,“九”是大数,谓之多;而“三”为“二”加“一”所得,表示多数、多次,也不少。“九如三多”,显然是含有哲理的一句吉语,引人深思,“九如”与“三多”的组合颇有创意。
为了印证“九如三多”,此钱设计者在钱背铸有精美的图饰与之呼应,皆以“三”为数。钱背穿上为日、月、星,奇妙的是星、日合在一起,左上大圆为日、中间圆点为星(是否指一种天象?)。据媒体报道,2013年4月曾出现土星冲日的天象奇观,此钱设计者是否据此类天象而设计如此独特的日星同圆的奇妙造像,与右上空心月为一体,组合为“三”;穿下“三条”水波纹饰(似八卦图形的一方图形)起伏飘逸与穿左高耸峻峭的“三峰”又组合成“福山寿海”的画图;穿右绽放的“三朵”佛手花,更体现了佛家的禅意。由此看来,“九如三多”,似是佛家的一种理念、一种禅意,既浅显又深邃。
“孔方兄”(方孔圆钱),自有形制以来,就有天方地圆之说。此钱面文“九如三多”及钱背图饰日月星、三条水波纹、三座山峰、三朵佛手花均离穿离廓,相容于天地之间,容天地之气度,宁静、和美,博大、高远。
此钱形体较大,材质为精质黄铜,图文为手工雕制,似为清代传世的一种少见的宫钱。我国古钱中,宫钱是为皇家礼俗需要而铸,既有形制小的,更有钱体较大较厚的,大都图文独特,铜质精良,工艺考究,专为宫廷所用。有的后宫用,有的作为包袱扎角用,有的是皇帝赏赐用、喜庆用,有的是历代帝王供佛教寺院供奉用的;还有的把质量最好的万中选一,称“万选钱”供奉朝廷。所有种类宫钱,质高量少,都比较珍贵。此枚“九如三多”大花钱,缘宽内薄,直径51、穿径16、厚3毫米,现重33.2克,字廓深峻,图文佳构,充满神韵,雕工极美。足见此钱设计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书体字为大书家所作,是铜铸的、固化的墨宝。
以上浅识,为此种古钱读法凑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