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0月1日,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二周年,邮电部发行一套《国徽》特种邮票,即特1邮票。
一、特点
1、新中国第一套特种邮票。
《国徽》邮票开创特种邮票新票种。
国徽邮票的志号中标有“特1”字样,从此新中国邮票开创出一个新的票种——“特种邮票”。“
根据当年邮票发行工作者的回忆,当时对这套邮票如何编定志号有过讨论。
编为纪念邮票显然不合适,因为纪念邮票一般应有明确的纪念日期,并且是为纪念重大事件、节日、重要活动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
国徽邮票发行距国徽图案正式公布已有一年,其题材本身具有神圣性也决非一般的纪念性质所能涵盖。于是,邮政主管部门为这套邮票专门安排了新的志号‘特种邮票’,从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史上开拓出一种新的邮票类型。”
在邮票上标注志号,在邮票志号中区分纪、特邮票,将特种邮票作为一个独立的票种发行,这都是新中国邮票的创举。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关“特种邮票”这一名称由来的档案文件,在邮电部关于发行特1邮票的公告中也未解释“特种邮票”的涵义。
2、第一套印有国徽的邮票。
3、“国徽题材”邮票的龙头。
4、全套5枚邮票,图案相同,面值和颜色不同,胶雕版,原票由北京中国人民印刷厂印刷,再版票(1955年1月10日发行)由北京人民印刷厂印制,孙传哲设计,吴锦堂雕刻,邮票图幅为27.5毫米×43毫米,齿孔14度。
以下发行量为原版的发行量,再版发行量不详。
(1)100元,国徽,150万枚。
(2)200元,国徽,200万枚。
(3)400元,国徽,200万枚。
(4)500元,国徽,150万枚。
(5)800元,国徽,700万枚。
1951.10.1(原版);1955.1.10(再版)。胶雕套印。
P14 26.5mm×43mm 60(12×5)。
[D]孙传哲。[E]吴锦堂。[Pr]北京中国人民印刷厂。[Rp]北京人民印刷厂。
5、以浅黄色的网纹作底色,托着颜色各不相同的国徽图案。
精心绘制的边饰,在中国民间彩画学中称为“不到头”的以直线折成90度的二方连续回纹花边,具有庄严、朴实、鲜明的民族风格。
6、印刷条件制约邮票设计。
这套邮票的原设计方案是按国徽的规定涂色以金、红两色套印,凸版部分加印黑色线条,另印底色,工艺相当复杂。
“经与印刷厂家的制版和印刷各工序研究讨论,认为这种设计需套色多次,而邮票票幅面积小,一个全张至少也有几十枚,以当时的技术和设备无法套印准确。于是,设计者只得更改方案,在参考了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国发行的国徽邮票之后,决定采用单色雕刻版加胶印底色的工艺。”
二、《国徽》邮票发行时间引发的思考
《国徽》特种邮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周年之际发行,显然这套邮票的主题与邮票的发行日期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从这套邮票的发行目的看,并不是为纪念国庆二周年而发行的,可见这不同于目前时常采用的“纪票特发”,而是一种选择在与特种邮票主题相关的日期发行特种邮票的做法,这种做法在此后的特种邮票发行中经常采用。
可见,我们在探讨特种邮票的发行时间时,对于那些发行日期与邮票选题直接相关的特种邮票,应该根据邮票发行的原始资料,区分是有意选择发行日期还是“纪票特发”。
三、原版和再版的辨别:
1、原版票的印刷用纸有条纹纸和无纹纸两种。
2、再版票的印刷用纸比原版纸薄且发白,另外再版票背面凹凸不平。
3、再版票的颜色比原版票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