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古泉园丁
我们所见的先秦时期圜钱,唯一没有铸造地记录的钱币,就是“重一两十二铢”。我们所见网上泉界认可的钱币基本就是这一种。我收藏的十年间找到了大约八种类型。
一、大家认可的钱币就是这样具有出土特征,声音发哑。钱体减重这样的钱币。
二、这种类型的钱币各位见过吗?
三、圜钱基本有大小两种。
春秋时期的多种形态货币,到了战国时期,基本都演化为圜钱,广泛流通。十年前,圜钱发现很少,多数圜钱都成为中国古钱100珍钱币,成了大珍名品。对于这样出现了不同样式的钱币,某些少见多怪的专家是不给确认的。我们只能从对比中进行客观分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第一、圜钱,大约16种,都是标注的铸地。例如安藏、蔺字、共字圜钱、共屯赤金等等。独有这“重一两十二铢”标注的是重量。那么,这种钱币显然是统一币制的各国通用钱币,各国铸造,钱式会有不同。
第二、圜钱有大小三种。小型钱看到若干种。“重一两十二珠只有大中两种。那么它的价值怎样计算:重一两十二珠,”显然为36铢,24+12铢。中型的为一两(24铢)。还有小的就为“十二铢”。
第三、我展示的“重一两十二铢”四种形态。文字也有了很大变化。可以看到圜钱铸造工艺是处在改进和演化过程。最后一枚圆孔有边缘的钱币,工艺纯熟,钱币精巧,显然是圜钱铸造工艺的最好水平。
就钱说钱。重一两十二珠钱币我只能看到这种钱币和其它圜钱的区别。随意把某种不熟悉的钱币说成假钱不是科学态度。